小学家委会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力量。一份详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家委会高效运作的蓝图和保障。它能明确工作方向,统筹协调资源,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从而凝聚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将提供五篇不同侧重点和风格的《小学家委会工作计划》范文,以供参考。
篇一:《小学家委会工作计划》
(综合全面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家委会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家校携手共育”的宗旨,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及学校工作要点,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我们将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互信、高效的家校合作平台,通过整合家长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沟通渠道,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监督,旨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的优质教育生态,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
沟通机制最优化: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的家校沟通网络。确保家委会内部、家委会与学校、家委会与广大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决策共谋。力争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知晓率达到百分之百,满意度持续提升。
-
家校活动品牌化:策划并组织至少三项具有学校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家校活动。通过“家长讲堂”、“亲子运动会”、“校园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家长的教育参与感与效能感。
-
家长参与常态化:建立健全家长志愿者服务体系。鼓励并引导更多家长根据自身特长和时间,常态化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辅助、安全护导、后勤服务、活动组织等工作中来,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热情的家长志愿者队伍,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和重要补充力量。
-
育人环境共建化: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通过专题讲座、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需求,协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共同构筑一道坚实的校园安全防线和心理健康屏障。
三、主要工作内容与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 完善组织架构:定期召开家委会全体会议,明确各委员的职责分工,设立宣传部、活动部、后勤保障部等职能小组,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学期初,更新并公示家委会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方便家长联系。
- 健全会议制度:坚持每学期召开两次家委会全体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核心委员例会。会议内容包括传达学校近期工作重点、研究讨论家委会工作计划、总结反馈活动情况、收集并回应家长意见建议等。会议记录要详实并及时向全体家长公示。
- 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家委会成员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知识,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进行分享,不断提升家委会成员的自身素养和履职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家长和学生。
(二)拓宽沟通渠道,搭建互信桥梁
- 优化线上平台:高效管理和运营年级、班级家长微信群,及时转发学校通知,分享教育资讯,解答家长疑惑。设立家委会专属的公众号或线上意见箱,建立一个正式、便捷的意见反馈与处理机制,对于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及时汇总并与校方沟通。
- 组织线下交流:定期举办“校长(教师)接待日”或“家委会下午茶”活动,邀请校领导、骨干教师与家长代表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 发挥班级委员作用:强化班级家委会委员的“毛细血管”作用,要求他们密切联系本班家长,及时收集和反馈班级层面的问题与需求,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成为连接班主任与家长的关键节点。
(三)策划主题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 “家长讲堂”系列:深入挖掘家长中的人才资源,建立“家长专家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求,每学期邀请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走进课堂,开展职业启蒙、科普知识、艺术欣赏、安全自护等主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 “亲子共育”系列:结合植树节、母亲节、儿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亲子植树、感恩贺卡制作、趣味运动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情感,在实践中共同成长。
- “志愿服务”系列: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护学岗”执勤,维护上下学时段的校园门口交通秩序;招募家长监考员,协助学校完成期中、期末考试的考务工作;组织家长图书管理员,协助整理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四)参与学校管理,共促和谐发展
- 膳食监督:成立膳食监督小组,由家委会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入学校食堂,对食材采购、制作过程、餐具消毒、饭菜质量与价格等进行监督,并将监督情况及时向家长和学校反馈,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与营养。
- 教学观摩:配合学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代表深入课堂听课,观摩大课间活动,了解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 安全共建:配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如消防演练、交通安全讲座等。组织家长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向学校报告,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工作保障
- 制度保障:制定并完善《家委会章程》、《家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家委会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 经费保障:家委会活动经费的筹集与使用公开透明,建立专门账目,定期向全体家长公示收支情况,接受广大家长的监督。
- 协作保障:加强与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等部门的日常联系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家校合作事宜能够高效、顺畅地推进。
我们坚信,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学年的家委会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孩子们的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二:《小学家委会工作计划》
(主题活动驱动型工作计划)
学年主题:书香浸润童年,阳光伴我成长
前言
本学年,我们校级家委会将以“书香浸润童年,阳光伴我成长”为核心主题,将全年的工作规划与活动设计紧密围绕“文化素养”与“身心健康”两大基石展开。我们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深度参与的系列主题活动,将家校共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摒弃零散、被动的工作模式,构建一个目标明确、层层递进、充满活力的家校互动新格局。本计划将以学期为单位,分阶段推进两大主题,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书香中启迪智慧,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第一学期工作规划:【书香校园,文化浸润季】
核心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家庭文化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启动月:“阅读,从家庭开始”
活动名称:“家庭读书角”评选活动。
活动内容:面向全校家庭征集“最美家庭读书角”的照片与故事。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设计、布置家中的阅读空间。通过线上投票和评委评选,选出“最具创意”、“最具书香”、“最温馨”等奖项,并在学校公众号进行专题展示,分享优秀家庭的读书故事和经验。
家委会职责:制定评选方案与标准,负责活动的宣传发动、作品收集、线上投票平台搭建与管理、获奖家庭的采访与报道。
二、经典诵读月:“声动校园,诗意童年”
活动名称:“亲子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活动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选择《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进行诵读表演。优秀家庭组合进入年级复赛和校级决赛。决赛将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并进行网络直播。
家委会职责:联系评委,策划决赛流程与舞台效果,负责活动现场的组织协调、后勤保障,并利用家长资源为参赛家庭提供服装、道具等支持。
三、创作分享月:“笔尖下的世界”
活动名称:第一届“家庭原创绘本”大赛暨“作家家长进课堂”活动。
活动内容:鼓励孩子与家长共同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主题不限。优秀作品将在校园内进行展览。同时,挖掘家长中的作家、编辑、插画师等资源,邀请他们走进不同班级,分享创作经验,指导学生写作或绘画。
家委会职责:制定绘本大赛规则,组织作品展览,建立“作家家长”资源库并负责对接邀请,协调“进课堂”活动的时间与内容。
第二学期工作规划:【健康成长,阳光同行季】
核心目标: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一、活力启航月:“全家总动员”
活动名称:“家庭趣味运动嘉年华”。
活动内容:设计一系列需要家庭成员协力完成的趣味体育项目,如“两人三足”、“袋鼠跳接力”、“亲子拔河”等。淡化竞技性,强调参与性和趣味性,让每个家庭都能在欢声笑语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家委会职责:负责全部项目的策划与规则制定,招募并培训家长志愿者担任裁判和工作人员,准备活动道具与奖品,营造热烈、安全的活动氛围。
二、心灵守护月:“与心灵对话”
活动名称:“关注成长,守护心灵”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
活动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入学焦虑、同伴交往、青春期困惑等),邀请心理学专家或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家长,为全体家长举办至少两场专题线上或线下讲座。同时,设立“心灵信箱”,由家委会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室,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匿名的咨询渠道。
家委会职责:进行家长需求调研以确定讲座主题,负责联系和邀请主讲专家,组织讲座的报名与现场服务,管理“心灵信箱”的日常运作,确保私密性。
三、绿色实践月:“爱护地球,从我做起”
活动名称:“校园环保跳蚤市场”暨“变废为宝”手工作品展。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将闲置的书籍、玩具、文具等拿到校园跳蚤市场进行交易或交换,培养勤俭节约和资源共享的意识。同时,举办“变废为宝”手工作品大赛,鼓励家庭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并在校园内展出。
家委会职责:制定跳蚤市场的管理规则,划分摊位,维护现场秩序。负责手工作品展的征集、布展与评选工作。活动所得部分款项可作为家委会活动基金或捐赠给慈善机构。
贯穿全年的支持性工作
1. 宣传与记录:家委会宣传组负责对每一次主题活动进行前、中、后期的全方位宣传报道,通过照片、视频、推文等形式,记录精彩瞬间,扩大活动影响力。
2. 志愿者管理:建立完善的家长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机制,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3. 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委会例会,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收集家长反馈,并与学校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活动方案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频共振。
通过以上主题化、系列化的工作安排,我们期望能将家委会的工作从“事务型”向“发展型”转变,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促进孩子成长、增进家校情感的宝贵契机。
篇三:《小学家委会工作计划》
(部门分工职能型工作计划)
总则
为实现家委会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与高效化,本届家委会决定实行部门化管理模式。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定位与核心任务,旨在构建一个权责清晰、协作紧密、各展所长、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本计划将详细阐述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规划,以确保家委会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学生和家长。
组织架构
本届家委会下设五个核心职能部门:
1. 秘书处:作为家委会的中枢与协调机构。
2. 宣传联络部:负责信息传递、舆论引导与形象建设。
3. 活动策划部:负责各类家校活动的创意策划与方案设计。
4. 后勤保障部:负责资源统筹、安全监督与后勤支持。
5. 学习发展部:关注学生学业与综合素养发展,提供家庭教育支持。
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详情
一、 秘书处工作计划
- 核心职责:统筹协调、会议组织、档案管理、财务监督。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会议管理:制定全年会议日历,负责筹备并主持每学期至少两次的家委会全体会议及每月一次的部长例会。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及时分发至各部门及向全体家长公示。
- 档案建设:建立并维护家委会电子及纸质档案系统,内容包括家委会章程、成员信息、会议记录、活动方案、财务报告、工作总结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 财务透明化管理:协助家委会主任管理家委会公共经费。建立详细的收支台账,所有开支需经审批流程。每学期末制作财务报告,并在家长群或家长会上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家长的监督。
- 内部协调与督办:作为各部门间的沟通桥梁,协调跨部门合作项目。跟踪各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进度,定期进行督办与提醒,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二、 宣传联络部工作计划
- 核心职责:品牌宣传、信息发布、舆情监控、家校联络。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平台运营:负责运营家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制定内容发布计划,每周至少发布一篇原创或精选推文,内容涵盖学校动态、家委会工作、家庭教育知识、优秀学生/家长风采展示等。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 活动宣传:为家委会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制定全媒体宣传方案。包括活动前的预热招募、活动中的实时报道(图文、短视频)、活动后的总结回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活动盛况,提升家委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 舆情管理:密切关注各家长群及社交媒体上的涉校、涉生言论。对于不实信息或负面情绪,及时发现、正面引导、协助澄清,与学校共同维护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舆论环境。
- 联络网络维护:建立并定期更新全校各班级家委会委员通讯录,确保联络渠道畅通。协助秘书处进行信息传达,确保重要通知能够快速、准确地覆盖到每一位家长。
三、 活动策划部工作计划
- 核心职责:活动创意、方案撰写、流程设计、效果评估。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品牌活动策划:负责策划本学年三大品牌活动:“校园职业体验日”、“家庭科技节”、“毕业季感恩”系列活动。对每个活动进行深度创意构思,撰写详尽的可行性方案,包括活动主题、目标、流程、预算、风险预案等。
- 常规活动创新:对家长开放日、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常规活动,主动与学校对接,提出家委会参与的创新方案。例如,在运动会中设计亲子趣味项目,在艺术节中组织家长才艺展示环节等,丰富活动内涵。
- 资源整合:建立“家长资源库”,发掘并登记家长在各行各业的专业特长与社会资源。在策划活动时,优先考虑利用这些资源,如邀请医生家长举办健康讲座,邀请程序员家长开设编程启蒙课等。
- 活动后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牵头组织复盘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收集参与者的反馈,评估活动效果,分析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形成书面评估报告,为未来活动提供改进依据。
四、 后勤保障部工作计划
- 核心职责:物资管理、志愿者招募、安全监督、后勤支持。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家长志愿者银行”系统。发布志愿者招募通知,登记志愿者信息及可服务时间。负责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岗位分配、岗前培训及现场调度,并建立服务时长记录与激励机制。
- 物资筹备与管理:根据活动策划部的方案,制定详细的物资需求清单,负责采购、租借或接受捐赠。建立家委会物资台账,妥善保管公共物品,做到物尽其用。
- 安全保障:在所有线下活动中,承担安全保障的首要责任。活动前进行场地安全隐患排查,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活动中配备急救箱,安排安全巡视员,确保活动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 校园设施监督:作为家长的“眼睛”,定期组织委员对学校食堂卫生、教学设施、安防设备等进行巡查与监督,收集家长的相关意见,形成报告后与学校后勤部门沟通,协助改善。
五、 学习发展部工作计划
- 核心职责:家庭教育指导、学习资源分享、学生发展支持。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家庭教育讲座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家长的需求,规划全学年的家庭教育线上/线下系列讲座。主题涵盖“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青春期亲子沟通技巧”、“网络时代下的儿童保护”等。负责邀请讲师、组织报名与实施。
- 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整理并分享优质的学习资源,如推荐优秀书单、纪录片、在线教育网站、博物馆展览信息等,为家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信息服务。
- 学困生帮扶:与班主任合作,了解班级中学业有困难的学生情况。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倡导并组织学习优秀的家长或学生,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或“小组式”的义务辅导与关怀。
- 生涯启蒙探索:配合活动策划部,在“校园职业体验日”等活动中,发挥专业优势,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职业介绍与互动体验环节,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对社会职业的认知,激发探索未来的兴趣。
协作机制
各部门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调协同作战。任何大型活动均需成立临时项目组,由活动策划部牵头,各部门派员参与,共同推进。定期召开的部长例会是保障跨部门信息同步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机制。
篇四:《小学家委会工作计划》
(目标导向与问题解决型工作计划 – OKR模式)
背景分析
通过上学年的工作复盘及对部分家长的问卷调查,我们识别出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几个核心挑战:1. 家校沟通存在信息壁垒,效率有待提升;2.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参与度不均衡;3. 学生课外生活质量及综合素养拓展需要更多支持。为精准应对这些挑战,本学年家委会将采用目标与关键成果(OKR)模式制定工作计划,确保我们的每一项行动都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并能量化衡量其成效。
年度核心使命:构建一个“高效互联、深度参与、赋能成长”的家校共育新生态。
目标一 (Objective 1): 打造无障碍、高效率的家校信息沟通矩阵。
价值陈述:我们相信,及时、透明、双向的沟通是建立家校互信的基石。此目标的实现将显著降低信息差,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校动态和孩子情况,也让学校能更快捷地听到家长的声音。
关键成果 (Key Results):
KR1:推出“家委会周报”电子通讯,学期内发布不少于16期,确保重要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KR2:建立“家长意见直通车”线上反馈系统,确保所有收到的实质性建议在3个工作日内得到初步响应,问题闭环处理率达到80%。
KR3:每学期组织至少2场“校长/年级组长面对面”深度对话会,参会家长代表覆盖所有班级,会后形成纪要并向全体家长公布。
KR4:对全校家长进行一次沟通渠道满意度问卷调查,综合满意度分数从目前的7.5分提升至8.5分以上。
目标二 (Objective 2): 激活家长资源,实现家长参与度与贡献值的双重提升。
价值陈述:每一位家长都是一座宝藏。此目标的实现将改变少数家长“包办”的局面,通过创新的参与机制,让更多家长有机会、有平台、有热情地为学校和孩子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键成果 (Key Results):
KR1:成功招募并认证100名“星级家长志愿者”,并根据其特长与意愿,完成至少500小时的志愿服务总时长。
KR2:启动“家长人才库”项目,成功收录至少50位在不同领域(如科技、艺术、法律、医学等)有专长的家长信息,并成功邀请其中10位以上开展“家长课堂”或专题分享活动。
KR3:设计并推行“微-志愿”服务模式(如线上资料整理、单次活动协助等),吸引至少200名平时工作繁忙的家长参与至少一次志愿服务。
KR4:在学年末,实现全校家庭参与家委会组织或协办的活动比例从预估的40%提升至60%。
目标三 (Objective 3): 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体验,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价值陈述:学生的成长不仅在课堂。此目标的实现将有效利用家校资源,为孩子们开辟更广阔的学习与实践空间,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成果 (Key Results):
KR1:策划并成功举办一场覆盖全校的“校园科技嘉年华”活动,设置不少于10个互动体验项目,学生参与率达到80%以上。
KR2:组织不少于3次校外社会实践或研学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走进企业、社区服务等),总参与学生人次超过300人。
KR3:发起“班级读书会”支持计划,为每个申请的班级提供一次性的启动资源支持(如图书漂流箱、阅读分享会指导),学期内至少覆盖50%的班级。
KR4: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家委会组织的课外活动的喜爱度和收获感评价平均分达到4.5分以上(满分5分)。
实施策略与任务分解
- 针对目标一:
- 成立“信息沟通”项目组,负责周报内容策划、编辑与发布。
- 利用在线表单工具搭建“意见直通车”,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的接收、分类、转达与跟进。
- 提前规划并与校方协调“面对面”活动的时间与议题,做好会前议题征集和会后纪要整理。
- 针对目标二:
- 成立“志愿者管理”项目组,制定志愿者认证标准与激励办法。
- 设计“家长人才库”信息采集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宣传和招募。
- 在每次活动招募时,特别设置“微-志愿”岗位,降低参与门槛。
- 针对目标三:
- 成立“学生活动”项目组,对科技嘉年华、社会实践等大型活动进行专项策划与执行。
- 与学校德育处合作,共同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与管理方案。
- 制定“班级读书会”支持计划的申请与实施细则,并做好后期效果追踪。
评估与调整
本计划将以季度为周期进行复盘。每个季度末,家委会核心成员将召开OKR复盘会,对照关键成果的完成进度,分析偏差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确保我们始终朝着既定目标高效迈进。
篇五:《小学家委会工作计划》
(时间轴与月度主题型工作计划)
总览
本工作计划以时间为轴线,将整个学年的家委会工作分解为各个月份的具体任务与主题。这种日历式的规划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直观、操作性强的工作路线图,便于全体委员和家长志愿者按部就班地参与和推进各项事务,确保家校合作的节奏与学校的教学日历同频共振,做到月月有主题,事事有落实。
【上学期】
九月:启航与建设月
主题:新学期,新起点,家校共携手。
重点工作:
1. 组织建设:完成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的换届或组建工作。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学习家委会章程,审议并通过本学年工作计划。
2. 信息更新:建立并更新本学年各级家委会成员通讯录及全校家长联络信息库,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3. 迎新服务:重点关注一年级新生家长,组织“新生家长见面会”,邀请校领导和资深班主任介绍学校情况和幼小衔接注意事项。招募志愿者协助开学日的报到工作。
4. 安全启动:配合学校启动本学期“护学岗”工作,完成家长志愿者的第一轮招募与排班。
十月:爱国与感恩月
主题:红旗飘飘,爱我中华;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重点工作:
1. 国庆主题活动:配合学校国庆主题教育,组织“我与国旗合个影”、“亲子同绘爱国画”等线上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2. 重阳节敬老:倡议并组织学生为家中长辈或社区孤寡老人制作一份小礼物,或开展一次“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的家庭活动,培养学生的孝心与爱心。
3. 家长讲堂启动:举办本学期第一期“家长讲堂”,可邀请有军人、警察等职业背景的家长分享爱国故事。
十一月:阅读与健康月
主题:畅游书海,强健体魄。
重点工作:
1. 校园读书节:协助学校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组织“好书漂流”、“亲子共读打卡”、“二手书市”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健康讲座:针对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儿童视力保护等主题,邀请医疗领域的家长专家开展线上或线下健康知识讲座。
3. 期中考试支持:招募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进行期中考试的监考、巡考等考务工作。
十二月:艺术与展示月
主题:艺动童心,喜迎新年。
重点工作:
1. 迎新文艺汇演:全力配合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负责部分节目的海选、后台催场、化妆、后勤保障等工作。组织家长摄影团,记录精彩瞬间。
2. 校园环境布置: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用创意手工作品装点教室和校园,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
3. 学期工作小结:召开家委会学期末总结会议,复盘上半年工作,初步规划下学期重点。
一月:总结与展望月
主题:收获成长,期盼未来。
重点工作:
1. 期末支持:协助学校做好期末考试的相关服务工作,并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假期安全的宣传教育。
2. 财务公示:完成上学期家委会经费的核算,并向全体家长进行详细公示。
3. 寒假生活指南:收集并推送有益的寒假活动资源,如推荐适合观看的电影、值得参观的展览等,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下学期】
二月/三月:新春与学习月
主题:春回大地,学海扬帆。
重点工作:
1. 开学准备:协助学校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发布开学提醒,引导学生尽快收心,适应新学期节奏。
2. 学雷锋活动:组织亲子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进行打扫卫生、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传承雷锋精神。
3. 学习习惯养成:举办关于“如何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培养高效学习习惯”的线上分享会,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家长分享经验。
四月:运动与自然月
主题:拥抱春天,跃动生命。
重点工作:
1. 春季运动会:深度参与学校春季运动会的组织工作,负责部分裁判、后勤、安全保障,并策划组织别开生面的“亲子趣味赛”环节。
2. 植树节/地球日:组织“亲子植树”或“校园/社区绿植领养”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春游安全协助:若学校组织春游,招募家长志愿者随行,协助老师管理学生,保障活动安全。
五月:感恩与劳动月
主题:感念母爱,劳动最光荣。
重点工作:
1. 母亲节活动:策划“妈妈,我想对您说”主题活动,征集学生写给母亲的信或制作的感恩卡,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展示。
2. 劳动技能体验:结合劳动节,组织“校园小农场”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种植、浇水、除草等劳动。或举办“我是生活小能手”家庭劳动技能比赛。
3. 心理健康关注:针对临近毕业或考试季的学生,联合学校举办心理调适讲座,帮助学生和家长缓解压力。
六月:成长与告别月
主题:快乐六一,梦想启航。
重点工作:
1. 儿童节庆祝:协助学校策划并实施儿童节庆祝活动,可以是游园会、才艺展示或主题派对,为孩子们创造欢乐的节日记忆。
2. 毕业季系列活动:重点服务毕业年级,协助策划毕业典礼、制作毕业纪念册、组织毕业师生联欢会等,为孩子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3. 期末复习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分享期末复习方法,提醒家长做好后勤保障。
七月/八月:收获与规划月
主题:盘点收获,规划未来。
重点工作:
1. 学年总结:召开家委会学年终总结大会,全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表彰优秀委员和志愿者,完成工作档案的整理归档。
2. 财务终审:完成全学年财务报告的最终审核与公示。
3. 暑期安全教育:发布暑期安全注意事项(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并为下学年的家委会工作进行初步的构想与规划。
本内容由alices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27686257.html